为满足环保的要求,达到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,本工程采用了湿法脱硫系统,其工艺主要流程是:烟气从引风机出口侧的烟道进入烟气脱硫(FGD)系统。在烟气进入脱硫吸收塔之前,通过烟气)烟气加热器(GGH),将烟气的热量传输给吸收塔出口的烟气,使吸收塔入口处烟气温度降低,有利于吸收塔安全运行,同时吸收塔出口的清洁烟气则由GGH加热升温,使烟气温度升高,有利于烟气排放。经过GGH加热后的烟气温度一般在80℃左右,可使烟气在烟囱出口处达到更好的扩散条件和避免形成白雾。GGH之前设增压风机,以克服脱硫系统给烟气带来的阻力,加热后的清洁烟气靠增压风机的传送排入烟囱。
烟气经过脱硫后,虽然进入烟囱的二氧化硫含量大大减少,但是由于经湿法脱硫后,烟气湿度增加而温度降低,极易在烟囱的内壁结露形成腐蚀性极强的酸液。调查发现脱硫烟囱的烟气具有几个特征:水分含量高,湿度很大;温度低,一般在80℃左右;含有低温氟化物和亚硫酸,酸液的浓度低,对烟囱结构有很强的腐蚀性。
为此,电建行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,许多结构合理的新型烟囱如多管式烟囱在工程设计中开始应用。排烟管和承重筒分开布置,消除了烟气温度对承重筒的影响,避免了烟气对承重筒的腐蚀。近年来,国内大型火力发电厂总的趋势是采用多管式烟囱,多筒结构将使电厂的烟囱总数减少,较大地增加烟气的抬升高度,减少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。多管式烟囱的一个内筒接通一台锅炉,当一个排烟筒产生故障时,不至于影响其他锅炉,因此多管式烟囱保证了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条件,用平台和起重电梯就能进行维修。但多管式钢内筒烟囱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烟囱造价高,多管式烟囱由外筒、内筒、平台和附属设施等部分组成。外筒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,内筒根据不同条件可采用耐酸砖、钢材、耐酸合金材料或耐酸有机材料等,为施工方便一般采用钢结构。